近期,跟朋友一起去牛屋(蔚来的线下服务门店,供车主休闲娱乐的地方),坐下来聊了聊工作、未来,还有关于生活的一些话题。

整个时长大约1个小时,全程录了下来。我把认为还比较好的一些片段摘录至此,作为一种记录和纪念吧。

朋友姓王,我姓陆,所以下文就以“W”和“L”,作为说话人的简称。


聊天开始

W:你喜欢做产品吗?

L:当然喜欢啊。不然怎么会做了10年的时间呢。前两年的第一年在写代码,第二年是在摸索。之后终于在2014年,在携程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,就是做产品。

W:原因呢?喜欢的原因?

L:有成就感。当你做成一件东西,不管它是上线,还是用户会用,用户会认可,还是商户认可,这种正反馈,不断地正反馈,就带来了不断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。

W:那你做的那么多事情里面,有多少是带给你正反馈的呢?

L:10%吧。90%的时间是在做一些,与人沟通的事,跟老板撕B的事,同级跨部门之间撕B的事。真正能做到一个方案的时间,只有晚上,加班写PRD(产品需求文档),以及想一些产品该怎么做。大部分的时间,还是在去沟通,与人交流。

W:那你90%的东西是怎么消解或怎么渡过呢?因为你热爱的时间很短,大部分的事情是没有成就感的。

L:这是一个很犀利的问题。那要看这些事跟你追求的事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联。我很多时候会想到放弃,因为你做的事情,跟你想象中的那个事情和那个结果,可能会有价值差很多。也就是说,这个时候你的负面认为的价值,超过了正面认为的价值的时候,人就会选择放弃。那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放弃,是因为年轻,就是因为年轻,没有别的原因。当你暮年的时候,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事,不用太纠结一个事。但是呢,当你再看自己内心,曾经的那个理想有没有实现、那个目标有没有达成的时候,会觉得当时还应该再努努力,也许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。这就像每天晚上的时候,有一万个草泥马路过,但是呢,你第二天起来的时候,就变成9,000个了,因为你的睡眠就会让你少掉1,000个。然后上班路上,自己安慰安慰自己,PUA下自己,又减少了2,000个。然后你的主管又PUA你,又减少了2,000个,最后你发现就这样,一点一点,每天就消解掉了。所以,当然一样的道理就是,你的那个成功的、开心的感受,不太会每天都叠加,然后你的失败的,也不会每天都在叠加,只是大多时候,我们处于一个正常的、平静的一个状态,所以你的那些负面那些感受,不断地在消解的时候,你可能就会感觉到,生活其实就是如此而已,工作也就如此而已。

W:所以,你讲了这么一大段,我大概总结了3个词:年轻、消解、妥协,是么?

L:对。

W:那我们就挑第一个,就是你觉得什么是年轻,你现在还年轻吗?

L:年轻我的理解是,更重要的是心态。生理也很重要,生理的年轻会直接决定你的上限,体力的上限和你的愉悦的上限。

W:那针对产品这件事情呢?

L:是要年轻,抱着一颗产品心。

W:那就是从心态上的年轻。那我可以理解为,就是你觉得只要心态足够的好,你就永远不会放弃。

L:对,是这样的。

W:所以它的一个出发点是喜欢吗?

L:额,还是热爱这个词更准确一些。因为喜欢可能会随着事情或时间的改变而淡掉,而热爱这个事,可能会一直保持下去。

W:你没发现你讲了一个闭环吗?就是我问你喜欢做产品吗,你说喜欢。然后问你为什么,你说它会带来成就感,问你成就感怎么产生,你说大概10%的成就感,然后因为你怎么去消解那90%,你说大概妥协、消解、年轻,然后问你年轻时什么,你说就是热爱。这就是一个闭环,但我觉着它是一个逻辑的怪圈,但是好像没有,你是为了让它闭环而闭环的。

L:没有。是因为热爱所以导致了闭环。所以会决定了,这个事情一些负面的东西会被消解。如果你想,你没有那么热爱一件事情,当它的负面超越了你的认知的时候,超过了你对它的承受力范围之外的时候,你一定会更多地选择放弃,很正常。但是你只有足够热爱,你才能够抵消掉那个负面的能量。

W: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,就是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容易热爱的人。那另外一方面就是,工作很多的技能点,在很多不同的岗位里面,其实是通用的,那我可以理解为,只是因为你适合干这一行的。

L:不是,是我选择了之后,才去干的。是找到了热爱的事情之后,才去干的,而不是干了之后,才发现自己热爱的。

W:那这不是很多人很难判断自己的热爱么?怎么判断呢?

L:怎么判断热爱?就是你愿意为它牺牲自己的时间、自己的精力,然后呢,刚刚说到的那些,不管是负面的,还是什么样的,百折不挠之后,你还能抱持自己的初心。但这个点呢,会是感觉你刚刚说的那个,它是一个“找”的状态。你是爱一行干一行,然后把你爱的事做好。但是我的点是呢,首先你得先回来,回到自己最本心的那个地方,会觉得自己从小到大,做自己对什么事情是一如既往的,是为什么事情愿意投入,不惜后果的,那个大概率就是自己热爱的事情。但热爱的事情不一定会擅长,但这件事情之间,它又是一个矛盾,那怎么化解呢?就看你如果比如说,我热爱爬山,但是我并不擅长,或是因为年纪大了爬不动了。那这个时候,我就会去看,我是否会愿意为我的,跟热爱之间的这个差距所愿意付出更多。比如说,每天跑一万米,去恢复我的体力。因为我相信还是会有50-60岁的人,还是能爬山,爬那种不是特别高的山。那么,就要看你是否还愿意为这个事情付出,比如每天跑步,抱持身材,不能暴饮暴食,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。但是如果愿意做这个事的话呢,时间久了,我觉得你还是能看到,你热爱给你的正反馈。正反馈不断循环之后,就可能会得到想要的那个结果了。

W:再问一个问题,热爱跟生存之间怎么做呢?

L:最好的结果呢,一定是你热爱的事情就帮你生存了。比如说,热爱产品经理,这个事本身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看它给我带来生存的基础,那比如说,我现在热爱的东西不能支撑我的生存。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,我是觉得,首先我们得去分析这个热爱是个什么。比如说,画油画,这个事本身就是一个很费钱的事儿,而且短时间内是不太会给你带来名利双收的。那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是,第一个找个有钱的人去资助我,这个有钱人可能是朋友,可能是欣赏我的人,也可能是老婆,但至少得找一个人去支撑这个成本。还有一种呢,我绕个道,自己做点别的去为这件事情所带来金钱,然后可以支撑这件事情继续下去。并相信有一天,自己的作品一定会有人看到,有人认可,并为此付出它应有的价值。那这个时候,我可能是个长期的投入下,我可能一直都是穷困潦倒,但是没有倒,它只是一个承重的状态。那么这个时候也许有一天会成功。但这种事情呢,它可能是个比较低概率的,所以会大概率,大部分的人不太会坚持这件事情。是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。但是你再退回来讲,我不聊成功,就聊自己热爱的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,我觉得这个事是看每个人的标准,这个是大概率可以做成的。因为比如说,我画个画,就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多么伟大的画家。

W:那你觉得热爱是价值感本身吗?

L:我认为一个正常的热爱是这样的。就不是那种一时冲动,就比如说今天就喜欢爬山、跑步了等等,不是冲动的,不是看到什么都是热爱。而是真的自己实践了之后,发现自己真的很热爱这个事,也许不擅长。比如说,在家里买个一台钢琴。我觉得自己还蛮喜欢谈钢琴的,但是真的要让我去学那个谱子,真正的去弹,变成考级的那个状态,那我可能是不愿意的。那所以说,钢琴这件事情只是我的一个一时的一个喜好,但不是我热爱的事情。

W:那所以你做产品除了热爱带给你的价值感,以及你本身喜欢,那觉着还有其他原因吗?

L:那就要回到以前的一个话题,我为什么会选择做产品经理,而不是做别的。比如说,你要做一个产品,不一定非要从产品经理开始啊。比如说你要做个木质小托盘,也可以从木工开始啊。你不一定非要从商业开始。其实产品经理我自己现在觉得是,它的本质其实是商业,哪怕在一个公司里面属于技术工种,或者说ToB的公司更多了之后,会发现好像产品经理更多内部的定义是技术产品经理。为什么它的前面会带一个“技术”,是因为它需要把你的市场需求转译为研发可以理解的需求,然后把它做出来。那这个中间是需要有一个桥梁,这个桥梁和这个角色,其实就是产品经理。那在ToB的这个地方呢,更多像业务的碰撞,还是来自于业务运营,是运营和销售之间有更多交流。然后运营把销售的东西转译成了产品经理听得懂的话,产品经理把这个话再变成技术能知道的。但是我个人还会认为呢,产品经理本质上还是要去做商业的事情,因为你不做商业的事情,不做一个生意,这是不成立的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再回来,为什么我们会说到这个呢。是因为我的本质就是想挣钱,那挣钱有很多种路啦。那这时会想到,我得从学一门技能开始,就不管你是做生意,比如卖水果,那你也得知道那个苹果从哪进货价格更低嘛,那这个时候我就可能不太会选择摆个水果摊去做水果,我可能想的是,我去大的水果市场,做个实习生,从宏观的角度去看水果这个生意。然后找个突破点进去。所以,同理,产品经理只是我的一个方向和切入点。但是做着做着发现,这个事还挺适合自己的,所以会有很多的正反馈。所以经常会拿出来说,产品经理是自己喜欢的一个事,对,本质上是没错的,但我在选它的时候,是因为我未来要做个生意,做个公司,做个企业,那怎么以一个比较好的角度进去,那我可能会选择产品经理。

W:那你会建议新毕业的小朋友,也去做产品经理吗?

L:不一定,这个要看的。比如说,你如果刚毕业的,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,他们想要做产品经理的话,我觉得还是得看自己要的是什么。就像以前很多其实可以做研发的同学,他最后还是会选择开始做产品经理,是因为他们觉得产品经理工资更高,或者说像一些做市场做运营的,他一开始也会更多地选择产品经理。但我觉得,这个事不是这样看的。如果从工资来看,可能是个客观事实,产品经理薪资更高些,但如果从个人来看呢,它不是这样子的。个人来看,还是应该更多从自己的所学所长切进去。比如有些时候,做销售也没那么快会有正反馈,它那个时间会更长,甚至它的沉默成本会更高,但是我觉得要看人么,像我这样的,就不适合做销售,但有些适合做销售的,就没有必要再去从产品经理开始了。 但这个时候,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那么我觉得更不建议从做产品经理开始了。因为产品经理应该是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一个岗位。这个要什么,不一定非要是知道自己十年、二十年之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但至少得有那个思维方式说,这个需求、这个点,我到底要什么。然后再去看,这个事,我该怎么拆解。

W:你觉得产品经理从行业发展来看,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吗?

L:从互联网角度来说呢,还行。但从互联网大环境来说呢,可能是越来越不行了。原因是,互联网本质只是一个技术,这个技术的本质,不是信息对称。信息对称只是互联网在某些领域里面能做到信息对称。但互联网更多是两个点:一个是规模,一个是效率。这两个是互联网跟别的技术比起来,更有意义的点。但这两个点会觉得呢,它会有瓶颈的,因为你能影响的行业的规模和效率,是这个行业客观存在的天花板的高度。所以当快速发展之后,到今天,互联网还能影响的行业,还能带来的规模和效率的事情,越来越少。所以互联网后面一定是个存量市场,不再会是一个增量市场。那在这个范围内讨论职位的话呢,我会觉得稍微有一些偏颇,原因是在于,职位它只是职位。我们纵向和横向地看,如果不同行业是纵向的话,不同工种是横向的话,其实产品经理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,都是可以存在的。那么,就看这个行业是一个增长的行业,还是一个夕阳的行业,还是一个平行的状态。如果它是一个增长的,那么这个地方的产品经理还是会有机会的。比如说,AI。如果你做了AI的产品经理,它有可能还是会往上涨的。但如果你现在还是在做一个PC的产品经理,那一定是不行的。那么如果产品经理是一个行业的通用技能的话,我们可以作为产品经理,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来回跳,找那个上升的通道,不管是挣到钱,还是挣到成就感,那都是OK的。

W:那比如之前PC是一个阶段,移动互联网是一个阶段,智能现在可以跟它们是相同的阶段。那么身处互联网的人,是否可以一直追着热点走?

L:不会。其实本质上,这是挺难的一件事情。因为PC阶段,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技能、知识储备,和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需要的,是不一样的。这是第一个,就是你的技术是不一样的。第二个,是商业模式不一样的;第三个是具体的打法是不一样的。那也就是说,每个阶段需要的能力、思维、知识储备,都是不同的。比如说,你很难想象一个PC的产品经理,去做大数据,去做智能。他可能连傅里叶函数都已经忘了。本质上,这些都是需要不同的人去做的。这个时候,又会带来一个很残酷的点是,PC产品经理就有可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。那什么样的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踩中风口呢?我想大概有两种人,第一种人就是学习能力超强的人,且他的预见性又是超前的;第二种人,就是资本机构,行业理解能力,投资能力。

W:如果要做到可以成功地踩中风口、做成一件事情,那需要运气吗?

L:如果只是职场的话,运气我觉得还好。但如果要有大的成就,那一定是需要运气的。如果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或是赏识你的人。因为这个的本质是信任。信任本身就是稀缺的。所以千里马常有,伯乐难有。那就是如果要大成,运气很重要;如果只是做到一件事,就努力和勤奋就够了。

W:那你还会去踩下一个风口吗?就是跳智能行业吗?

L:不会了。原因是这样的,当我做到现在,尤其现在去了美团之后,在美团面试的过程中,我想明白了一件事。为什么之前创业都是刚开始,然后那个火星就灭了。我理解,我之前做的更多的是一些ToC的事情。那ToC的事情的本质是规模,所以当我做一个产品的时候,产品又是什么?产品是用户和生意之间的一个连接器,那这个生意本身可能是ToB的,也可能就是ToC的,但至少你服务的对象是ToC的。往往我做产品的时候,会往上想,往用户侧去想,去往规模想。那么在没有资金、没有经验、没有更多的人的支持下,这个事是很难成的。所以在去美团之前,我在思考很多事情的时候会发现,我就应该去往下面想,下面是什么?比如说,供应链、商户,这个商户不一定是大的商户。也就是说,我下沉去做渠道,而不是去做一个大家都要知道的产品。先做ToB的事情,然后我变成一个渠道商,当我拥有了更多的销量和用户之后,我再倒逼我的供应商,甚至倒逼工厂,通过这个挣到钱。因为这个的利润,会随着你离生产越来越近,你的利润会越来越大。能利润变大的前提是,已经有了C的积累。你知道这个货该卖给谁。如果可以,甚至可以直接自己去做生产商。那么,这个时候会有问题,如果一直做B侧,那还能做C吗?很难,没有太多成功案例。原因是整个精力,你的团队,全部都是ToB的基础和基因。如果这个时候,还想做C的事情,那就换个行业,换个领域。那个时候,你可以做了,因为你有足够的资金,你可以拿着一个挣钱的业务,去养一个暂时还在烧钱的事情,慢慢去做规模,也许可以做出第二个事情。那么回到刚刚AI的话题。AI的话就是做规模的事情,是一个烧钱的事情,我要是去做的话,可能只能踩到那个能力,踩不到挣钱的那个点上。而人们的生活,是离不开生产的,所以我现在是这么看这些事情的。


结束

到这里,主要的还不错的聊天内容,记录完全了。但因为聊天都是随兴的,所以感觉整体说的还是挺乱的。

当我整理聊天稿的时候,还挺感慨。我是从PC时代的末端,进入的移动互联网。都说85后的,一个好时光都没有赶上。这个遗憾背后的含义,我今天理解应该是,当机会出现的时候,我们都还年轻,其实这个的本质是,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。而从时代浪潮的视角看,后浪一定会拍打前浪,而年长者拥有的资源也会逐步被年轻人所取代。而取代的核心,是要具备足够的能力,才能拥有和把握住资源。

这就有点像非洲草原的狮群,老狮王,一定会被入侵的新狮王所取代。

祝85后,90前的我们,再快点地去提升自己,把握住机会,让自己不留遗憾。